第一百六十五章 归而藏之 (第1/2页)
归藏峰,给钟立霄的第一印象就是寻常。
尤其是和其他山峰的瑰丽一对比,此山就显得愈发寻常。
无瑰丽景致,无雄伟气势,无钟天地之灵秀的造化仙根。
一眼望去,甚至还颇有些低矮、荒凉,看上去光秃秃的,就像是非常寻常的野地。
虚玄子笑道,“是不是感觉很失望?似是屹立于南部的朱雀峰,山头无数,无尽火脉汇聚,简直就是修火法的天堂。”
“东峰青龙峰,古木参天,接天连地,生长着很多入了品阶的长生木。”
“甚至就连北峰玄武峰,下面都勾连着无尽水脉。对于天下任何修水法的修士而言,都是无尽乐土.”
这是考验吗?
钟立霄一边观察一边思索,并没有冒然下结论。
老实说他之前也完全没有想到,归藏峰竟如此奇特!
不过。
钟立霄也知道,归藏峰既然能和其他七峰并列,被共同尊为“八峰八脉”之一,那这里就必然有过人之处。
只是他一时并未看出端倪!
白云观八峰八脉,实际上就是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峰,外加上九霄、归藏、万象三峰。
而此三峰本质上则又代表着,天、地、人。
归藏峰,代表着大地之象征。
起码在白云观的规划中,代表着大地。
而五行中的“土”,实际上只是大地的一部分。
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的话,大地所能涵盖的,那可比土要广袤的多。
在某种程度上,甚至能够代表.物质!
这座山峰一定有它独到之处!
而对于修仙者而言,很多时候看世界,并不单单只用眼睛去看。
钟立霄当即开始探出神识,一点点去扫描去感知。
只是很快,钟立霄就有点茫然了。
该怎么形容呢?
普通,实在是太普通了!
就像是寻寻常常一座小山头,枯藤老树昏鸦,甚至有些暮气沉沉.难道都归藏于其中而不外显?
钟立霄不由想起了“归藏”二字的释义。
归者,回归也。
藏者,隐藏、敛藏也。
归藏,将珍贵的物品保存起来,不轻易展示或使用,以保护其珍贵性和独特性。
难道是去掉了一切繁华,而让此峰归于拙?
大成若缺,大巧若拙,返璞归真
俄而,钟立霄就想到了种种描述这种高妙境界的词汇。
虚玄子:“感觉怎么样?”
钟立霄:“太平凡了,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平常,才显得反而有些反常。”
虚玄子笑而不语,并没有做出任何点评。
“我们先下去看看吧。”
“好。”
须臾。
虚玄子就带领钟立霄屹立于归藏峰上,最直观的感觉,依旧非常寻常。
但钟立霄也没有冒然去下决定,而是仔仔细细观察归藏峰之地气。
既然神识都看不出端倪的话,那干脆就换一种方法好了。
因神通「山神娘娘」的缘故,钟立霄对于山意、地脉、地气,还是颇有一些研究的。
尤其是梳理过大梁山地脉的经验和见识,更是让他非常理解地脉之气流通的景象。
总体而言非常像是溪流,有一定的运行轨迹。
就算这个过程中,或许因种种原因而分散,但最终都有万川归海之感。
当地脉之气浓郁到一定程度,甚至就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灵脉。
而这一观察,钟立霄顿时看出了一些反常之处。
该怎么形容呢?
正常的地气,总体上趋于稳定,但实际上又会随着四季流转而发生改变。
春天,万物勃发,生机勃勃。
大地之气也会显得活跃、升腾、勃发。
到了夏季之后,甚至还会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,出现蒸腾之感。
同理。
秋季地气收缩,冬季地气几近沉眠。
现在的归藏峰,地气的运转上虽然也符合这个季节的特质,但总体上显得.过于活跃了一些!
最重要的是,这些地气的流动轨迹,已然变得不再像是具体的溪流。
变得好像是一个“球”,自成循环。
虚玄子:“如何?”
钟立霄:“地气有着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活跃,运转轨迹感觉像是自成循环.太古怪了!”
虚玄子的眉眼渐渐舒展开来,看着钟立霄目光愈发的明亮。
似是在赞许,又似是在惊叹。
兴之所至的一场小考,但钟立霄的表现却是要远远超乎他的想象。
果然啊,钟立霄天生就适合他归藏峰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