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:战国 第十一章 韩灭郑之战 (第2/2页)
公元前403年,韩氏正式被封为诸侯。韩国成立初期,内部不是很团结。郑繻公趁机出兵攻打韩国,包围了韩国都城阳翟,但没有攻下来,倒是把韩景侯给熬死了。韩景侯死后,其子继位,号韩烈侯。韩烈侯知道靠韩国目前的实力,还不足以吞并郑国,于是开始发展生产,积蓄实力。
韩烈侯在位13年,韩国国力有所增强。韩烈侯的接班人韩哀侯上位后,觉得时机到了,于公元前375年倾尽全国精锐,一举攻破郑国都城新郑,并将韩国都城迁移到新郑,郑国历经400多年就此灭亡。
韩灭郑后,好处是领土面积扩张了,坏处是现在东边紧邻齐国,这下好了,韩国四面都是强敌,处在这种地理位置,韩国想要进一步发展基本不可能,要生存下来都是举步维艰。韩国在战国时期,处境就像春秋时期的郑国,是强国之间争霸的配角。虽然后来韩昭侯时,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,强化君主集权,大幅提升了韩国实力,但维持时间不长,韩昭侯过世后韩国又变回了原样。
古代封建社会没有细致的政治制度、法律法规,相比现在的法治社会,古代就是人治社会,人说了算。人治社会里,要把国家发展好当然要靠个人能力,并且不止一个人,得靠贤能的君主和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。韩国显然没有,韩昭侯、申不害如同昙花一现,因此韩国一直是战国七雄里最弱的一家。
其实魏国刚开始的处境也不比韩国好多少,但在魏文侯的带领下,魏国涌现了李悝、翟璜、吴起等大批牛人,魏国因此拜托困境,成为战国初期的老大。但这些牛人死后,接班的魏武侯能否守住家业,我们来看看魏武侯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