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朕能走到对岸吗 > 第172章 祭天大典,紫气东来

第172章 祭天大典,紫气东来

第172章 祭天大典,紫气东来 (第2/2页)
  
  为了能成功营造出紫气东来的祥瑞,刘协前前后后,试验了不下百次。
  
  “望燎,乐奏太平之章!”
  
  孔融话音落下,刘协立马走到望燎位,观看燎炉中所焚烧的祭文。
  
  到了这一步,只待祭文焚烧殆尽,整个祭天大典的流程便算走完。
  
  正当孔融准备高喊起“奏佑平之章,起驾回宫。”之时,一串浓烈的紫烟,从燎炉中升腾而出。
  
  紫烟越来越浓,很快就扩散出一大片,笼罩在刘协头顶。
  
  “紫气浮顶!”
  
  孔融大惊失色,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这一幕。
  
  眼睛瞪着像是铜铃,久久无法回神。
  
  郭嘉见到这一幕,先是目瞪口呆,随后满脸振奋。
  
  天子祭天,居然会出现如此祥瑞。
  
 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天命在汉,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天命在祭坛上的天子身上吗?
  
  郭嘉不顾大典尚未完全结束,冲着周围高声大喊:“紫气浮于陛下头顶,此乃圣人之兆,陛下真乃紫微大帝转世!”
  
  在他的带领之下,张郃、高览二人,瞬间反应过来,激动的带着禁卫军齐声大喊。
  
  这个时代,紫微大帝在民间信仰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。
  
  百姓们即便大多数很愚昧,不知何为紫气东来,却也知晓紫微大帝。
  
  一见天子头顶果真有浓浓的紫烟笼罩,又听郭嘉和禁卫军大喊天子乃紫微大帝转世,顿时一个个激动的跪拜下去。
  
  荀谌等冀州世家代表,全都在大眼瞪小眼,也被眼前这一幕给吓傻了。
  
  所谓的“祥瑞”,无非是狐狸夜叫,乌龟驮着石碑从洛水浮出等等。
  
  他们都心知肚明这些祥瑞都是人为造假,目的就是忽悠愚昧的百姓。
  
  可天子刚焚表祭天,头顶就升腾起了一片浓烈的紫烟,这一幕他们完全无法解释,更全然不知该如何作假。
  
  “陛下千秋万代,长乐未央!”
  
  在众多世家代表瞠目结舌看着祥瑞之时,荀谌和观礼的百姓一样,朝着刘协跪拜了下去。
  
  他起了个头,冀州的世家代表,也齐刷刷的也跪了下去。
  
  一时之间,千秋万代、长乐未央八个字,响彻整个祭坛。
  
  回音壁前,孔融已经回过了神,双膝重重的跪在地上,用无比炙热的目光盯着刘协。
  
  干瘪的嘴唇哆哆嗦嗦的喊道:“陛下千秋万代,长乐未央!”
  
  紫气浮顶!
  
  在这个吉兆面前,即便刘协是假的那又如何?什么真假天子已经无需去辨了!
  
  人群当中,一位鹰视狼顾的年轻人,目光灼灼的盯着天坛上的刘协,和周围观礼之人一同跪拜在地。
  
  口中山呼千秋万代,长乐未央。
  
  “吾常慨然有忧天下心,天子祭天,紫气浮顶,岂不正是吾所寻之明主?”
  
  ……
  
  祭坛之上,刘协心中感慨,学好物理化,走遍天下也不怕。
  
  方才的化学反应虽然简单,中学生都能做,但效果却出奇的好。
  
  不远处,起居郎和史官都在低头奋笔疾书。
  
  起居郎:……天子祭天,上苍有感,紫气浩荡,观礼者无不震惊,皆言天子乃紫微转世。
  
  史官:建安三年,五月初三,天子于邺城北郊祭天。焚表上苍,有紫气自燎炉升起,上凌天子之顶……
  
  刘协强忍着不去擦拭被熏的快要流泪的双眼,转过身看向祭坛下方黑压压跪了一大片的君臣百姓,心中升起了万丈豪情。
  
  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。”
  
  “然而自董卓始,乱臣贼子祸乱朝纲,致使天下民不聊生。”
  
  “时有忠臣说伍孚,冲天豪气世间无。朝堂杀贼名犹在,万古堪称大丈夫!”
  
  “今日董卓虽除,九州大地仍纷争不断。”
  
  “荆州刘表,不奉诏令。汉中张鲁,不尊王权。江东孙策,抵抗王师。兖州曹操,假立天子。”
  
  “朕克继大统以来,为解黎民之苦,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  
  “但令百姓得乐,朕亦不辞地狱诸苦。”
  
  “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,值此风雨飘摇之际,正是用人之时。朕特下一旨,名曰招贤。”
  
  刘协说罢,郭嘉捧着一道圣旨站了出来,站在人群之前,朗声念道:
  
  “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,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!及其得贤也,曾不出闾巷,岂幸相遇哉?上之人不求之耳。今天下尚未定,此特求贤之急时也……则齐桓其何以霸世!
  
 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?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?二三子其佐朕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,朕得而用之。”
  
  洋洋洒洒数百字的圣旨,以齐桓公重用管仲,周文王渭水遇姜尚,太祖高皇帝重用陈平的例子进行递进。
  
  所表达的意思很明显,从前的君主招揽人才,要么坐享其成,要么偶遇,要么选择德才兼备的人。
  
  然而,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?天子认为,在非常时期,用人要唯才是举,他的道德是次要的。如同太祖高皇帝之于陈平,也即“特求贤之急时也!”
  
  这原本是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创举,如今却被刘协提前盗用了。
  
  这道招贤令,一举更改了朝廷用人选人的标准。
  
  从之前的道德为先,从之前的举孝廉,变成了唯才是举。
  
  若灵帝时就有此诏,关羽也不至于隐姓埋名四处流浪,早早就得到朝廷的重用。
  
  此举自然有风险,会招到一批道德不行的大才,进而引发一些不好的后果。
  
  可即便是汉朝一直以来奉行的举孝廉,不也诞生了诸如董卓、袁术这样的乱臣贼子。
  
  许多地方甚至明码标价出售孝廉名额!
  
  利弊之间,刘协权衡之下,认为利大于弊。
  
  大不了他日江山一统之后,再做改进。
  
  观礼的百姓当中,不少人听完圣旨之后,顿时面露惊喜之色。
  
  此前他们想要为朝廷效力,压根就没有门路。
  
  那些青云直上之人,要么出身高贵,要么有人举荐。
  
  若无家族背景,几乎难以出头。
  
  如今圣旨明确表示,只要有才能,无论出身贵贱,都能得到重用。
  
  这无疑给了天底下的草根以及有污点在身之人一条上升的途径。
  
  人群当中,那鹰视狼顾的年轻男子,目光奕奕。
  
  暗自思忖:“有此圣旨,天下贤才将蜂拥而至!天子虽年少,定是再造炎汉的中兴之主!我何不协助天子,一展平生之所学,当个从龙之臣?”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