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家父是康熙 > 第九十二章 查抄毓庆宫

第九十二章 查抄毓庆宫

第九十二章 查抄毓庆宫 (第1/2页)
  
  总管内务府大臣,其实就是宫里的大管家。
  
  这日,胤禑刚刚进宫上值,堂署坐办郎中秦德纳,便来找他。
  
  “爷,毓庆宫那边,昨晚不怎么太平,只怕是出事了!”秦德纳是胤禑亲手提拔的门下,内务府的大事小情,他都必须帮胤禑盯着。
  
  胤禑点点头,却没吱声。
  
  太子那边,哪天不出点妖蛾子,才是咄咄怪事。
  
  不过,据胤禑的猜测,距离毓庆宫的大换血,为时不远矣!
  
  索额图还没被康熙弄死之前,每隔几年,毓庆宫的宫女和太监们,就会被全面性的替换一次。
  
  唉,到了这种程度,太子之位摇摇欲坠,不必待言!
  
  太子的被废,站在胤禑的根本利益上,自然是乐观其成。
  
  实话实说,康熙晚年的政局越乱,对胤禑的趁乱抓兵权,就越有利。
  
  “你只须暗中盯着即可,切勿插手其中。”胤禑担心秦德纳没有领会他的意思,又叮嘱说,“不管谁找你说情,都不许心生怜悯,明白吧?”
  
  “嗻。”秦德纳猛的一凛,这些日子,还真有不少人找他疏通关系,想调离东宫。幸好,他做事谨慎,逐一禀报给了胤禑。
  
  玩政治的人,尤其是大清顶级天龙人的圈子里,同情心泛滥成灾,注定会被残酷的现实,彻底的淘汰出局。
  
  政客的基本素质,就是心硬如铁!
  
  只是,秦德纳刚出门,魏珠就来了。
  
  “万岁爷口谕,毓庆宫里很不太平,著十五阿哥胤禑查办回奏,钦此。”
  
  接旨之后,胤禑不由暗暗一叹,即便太子妃对他再友善,也架不住康熙想废了太子啊!
  
  在宫里当差,有无真本事,倒在其次,主要就是关键时刻,必须站到正确的队伍之中。
  
  站错了队,即使再有能力,轻则丢官,重则掉脑袋。
  
  胤禑的未婚嫡福晋瓜尔佳氏,她还没正式过门呢,就帮自家的男人,惹来了康熙的猜忌之心。
  
  小十五,朕和太子之间,就看你怎么选了?
  
  胤禑刚带人走到隆宗门前,就遇见了张廷玉。
  
  “上谕,著贝子胤禑,全权查办毓庆宫不法之事……钦此!”
  
  胤禑接了旨意之后,不由暗暗一叹,连十五阿哥都不提了。很显然,康熙的意思是,不叙家礼,只论国法。
  
  谁料,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,就守在景运门前,专门等着胤禑。
  
  “皇上口谕,赐贝子胤禑金批大令,许便宜行事。著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、正白旗包衣护军统领雅汉、御前一等侍卫吴什隆科多,悉听调遣,钦此。”
  
  康熙想得很周到,胤禑的手里光有旨意,立了三十几年的太子,不见得会乖乖听话。
  
  只有,“如朕亲临”的金批大令,才足以当场压制脾气暴躁的太子。
  
  旨意+金批大令在手,理论上,胤禑有了起兵的权势。
  
  实际上,现场都是康熙的人。只要胤禑起了歹念,不须康熙发话,他就被拿下了。
  
  鄂伦岱他们的加入,既有壮大声势、震慑太子的作用,也有就近监视胤禑的深刻内涵。
  
  为了换掉毓庆宫里的太监和宫女,康熙连下了三旨。
  
  如果,胤禑还是站错了队,那就是咎由自取的死不足惜了!
  
  以胤禑为首的大队伍,刚走出景运门,迎面就见背弓挎刀,武装到牙齿的护军们,黑压压的望不到头,布满了整个广场。
  
  见胤禑停下了脚步,鄂伦岱主动凑过来,有些得意的小声说:“回十五爷,奴才怕出事儿,带来了一千余包衣护军。不仅如此,吴什和隆科多,也带来了一百余名御前带刀侍卫。”
  
  众所周知,上三旗的包衣护军,都是皇帝的私兵。
  
  至于,御前带刀侍卫们,更是私兵中的私兵。
  
  唉,彼此的猜忌和提防,竟然到了这步田地!
  
  康熙搞出这么大的阵仗,这让当今的太子殿下,情何以堪?
  
  事已至此,胤禑已无任何退路。
  
  要么,乖乖的听话,亲自主持大局,把太子那里抄个底朝天。
  
  要么,宗人府里的小黑屋,等着他去“享福”。
  
  以胤禑为首的大队伍,浩浩荡荡,杀气腾腾的开到了东宫门前。
  
  胤禑高高的举起金批大令,厉声喝道:“奉旨查办毓庆宫不法之事,胆敢阻拦者,一律格杀勿论!”
  
  “嗻。”东宫门前的侍卫们,又不是傻子,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了,哪敢不乖乖的顺从?
  
  还没等胤禑下令,鄂伦岱就急不可耐的把手一挥。
  
  只见,如狼似虎的蓝翎侍卫们,当即扑了上去,把东宫门前的侍卫们,全都看押了起来。
  
  胤禑克制住心里不悦,故意没看猖狂的鄂伦岱。这小子是康熙的亲表弟,京城里出了名的混不吝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